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(包括学会、协会、商会、联合会、产业技术联盟等)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,自主制定发布,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。它是我国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、企业标准共同构成我国的标准体系。
团体标准的主要特点:
1、市场导向性:团体标准由市场自主制定,能够快速响应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;
2、灵活性:制定程序相对灵活,周期较短,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;
3、自愿性:由社会自愿采用,不具有强制性;
4、专业性:通常由专业领域的团体制定,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先进性;
5、创新性:能够填补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空白,推动新技术、新产品的规范化。
团体标准的申报流程:
1、前期准备(调研与起草):
确定标准方向:调研行业需求,确认是否有必要制定该标准;
组建工作组:找相关企业、专家一起参与编写;
起草标准草案:按照标准格式(参考GB/T 1.1)编写初稿。
2、申请立项(提交申请):
向协会/学会提交《团体标准立项申请书》,说明标准的目的、范围和主要内容;
协会组织专家评审,通过后,正式立项。
3、征求意见(公开收集建议):
把标准草案发给行业内的企业、专家征求意见,时间一般不少于30天左右(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,时间会有偏差);
整理反馈意见,修改标准内容。
4、专家审查(技术把关):
协会组织专家开会(或书面审查),讨论标准内容是否合理、可行;
根据专家意见修改,形成最终报批稿。
5、批准发布(正式生效):
协会审核通过后,正式发布标准,并在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备案;
标准编号格式:T/团体代号-年份-顺序号(如T/CAS 001-2023)。
6、实施与更新(推广应用):
企业可自愿采用该标准;
协会定期(一般3-5年左右(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,时间会有偏差))复审,必要时修订或废止。
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,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填补标准空白,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。各社会团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工作,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有任何标准问题的朋友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。
上述就是小编的基本的讲解(部分内容、图片、字体,来源于网络和AI工具,侵删)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。目前,标准化建设在市场上有很不错的影响,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方式。因此,想要在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,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