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标准是企业为规范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要求、质量指标、检验方法等制定的技术文件,是企业组织生产、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。
其作用包括:
合规性:符合《标准化法》等法规要求;
质量保障:明确产品技术门槛,确保质量一致性;
市场准入:作为进入流通领域的必要条件;
竞争力提升:高标准可塑造品牌形象。
执行标准分为四类:
国家标准(GB):全国统一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;
行业标准(如HG化工):特定行业技术要求;
地方标准(DB):区域性技术要求;
企业标准(Q/):企业自主制定,指标需高于国标/行标。
申请流程(以企业标准为例):
第一步:标准编制:
成立专家组,调研市场需求及法规要求;
起草标准文本(含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等);
内部评审并修改完善。
第二步:备案/声明:
根据《标准化法》,企业标准实施自我声明公开制,部分领域仍需备案。
自我声明公开(主流方式):
登录"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";
注册企业账号,上传标准全文及《企业产品标准声明》;
公示完成即生效,流程约3-5个工作日左右(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,时间会有偏差)。
备案登记(特殊行业适用):
准备材料:标准文本、编制说明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;
提交至当地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;
审核通过后获备案号,周期约15个工作日左右(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,时间会有偏差)。
第三步:标准实施与维护:
按标准组织生产并留存检验记录;
每3年左右(具体根据行业的不同,时间会有偏差)复审标准,及时更新修订。
关键材料清单:
标准文本(含前言、范围、技术要求等章节);
编制说明(制定背景、技术指标依据等);
企业营业执照副本;
检测报告(如引用新试验方法);
法人身份证复印件。
注意事项:
技术指标:企业标准指标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;
格式规范:参照GB/T 1.1-2020编写;
时效性:标准修订后需重新公示;
地域差异:北京、上海等地推行全程网办,西部部分地区仍需线下提交。
企业应结合产品特性选择标准类型,通过专业咨询确保合规。执行标准不仅是法律义务,更是构建质量护城河的战略工具。
有任何标准问题的朋友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。
上述就是小编的基本的讲解(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和AI工具,侵删)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。目前,标准化建设在市场上有很不错的影响,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方式。因此,想要在市场中有长久的发展,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。